2013年7月20日下午和21日上午,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学年会“青年博士论坛”如期在贵阳举行。本次“青年博士论坛”是学术年会第一次专门为青年学子设立的论坛,不仅邀请到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宋林飞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教授出席开幕式并为论坛致辞,更是得到了来自于全国各个高校社会学院系青年博士的踊跃参与。论坛负责人谢立中教授、周晓虹教授和成伯清教授,从60余篇来稿中推选了24篇论文参加年会,并根据参会论文的内容分成了四个单元,由24年青年博士就其论文主题进行了报告。参会者都是在校博士生或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子。
在周晓虹教授主持的“叙事、话语与组织”单元中,6位青年博士分别就他们的论文进行了报告。南京大学的鲍磊,探讨了正在浮现的社会学传记转向,认为社会学传记转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社会学转向之一,但这种“浮现的实践”还处于晚熟状态,因此也存在着不少争议。北京大学的孙明哲,从韦伯的方法论理论尤其是理想类型理论出发,回应了当代历史主义对社会学的挑战,探讨了历史主义与社会科学客观性边界的问题。巴黎第八大学的冯岸,将网络盛传的“草泥马”和“党员干部五带头”作为政治文本的“范例”,通过刻画它们的流转故事从社会学角度来揭示中国政治的当代性。复旦大学的张江,追踪了近期被称为“最美女孩”的网络事件,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此事件的社会戏剧所具有的道德符码和道德影响进行了阐释性解释。上海大学的戚务念,以1950-2011年江西省大学生就业的经验材料为基础,对国家主导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中的话语、组织体制和行动策略等进行了历史性的考察。西南财经大学的张琼文,通过对“妇女小额贷”国家项目之历时演变的考察,分析了项目制下各级政府之间权责关系的演变及其造成的影响。最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谢立中教授,分别对6位博士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他们的论文提出了中肯建议。
在王思斌教授主持的“知识、信仰与实践”单元中,6位青年学子也分别就他们的论文进行了报告。北京大学的陈欣琦,以个案研究方式对早期知识社会学的两种派别(曼海姆和舍勒)进行了分析,认为他们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上有深刻的一致性,而在理论层次和分析对象上又存在巨大差别,通过这种异同比较对知识社会学的起源进行了一种探索性比较。北京大学的陈涛,以“失范缺失了什么”为题,试图纠正帕森斯传统对于失范的误解。他认为失范缺乏的不是社会整合而是社会规范,失范也并不意味着缺乏社会的个人化的自然状态,失范理论缺乏的是能够超越于国家和社会生活,去思考人性的能力及其限度,并反过来论证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正当性,划定各自界限的维度。南京大学的罗朝明,从源发地、发生根源、发生样式和发生机制上对实践紧迫性进行了现象学社会学的深描,从历事体验、时间体验和情感体验上描述了被诸事缠身之现代人的实践紧迫性体验,阐述了作为实践紧迫性下的抉择的生活政治的基本特征和实践策略。北京大学的郭慧玲,通过分析2007年“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CSLS)”数据,探讨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宗教类型选择不同与个体社会化和遭遇不确定性有关,个体对自身不确定的主观感知促进其宗教参与,制度性宗教比弥散性宗教有更强的缓解个体不确定性的作用。北京大学的张文杰,以“从世俗化论战到宗教的多元现代性”为题,讨论了世俗化议题的当代进展,认为世俗化论战的主要成果,并不在于简单地用理性选择理论的“新范式”取代经典世俗化理论。因为世俗化理论本身包含多个维度和若干核心范畴,它们作为有效的分析性遗产,依然为思考和理解宗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提供着基本洞见。河海大学的王海宝,在对水电移民抗争后果的解析中分析了政府形象“污名化”的分析,认为政府形象在每次抗争后逐渐被污名化,随污名的社会化,社会风险也在加剧。最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成伯清教授,对各位青年学子的报告进行了精辟点评。
在谢立中教授主持的“城乡与政治”单元中,首先发言的哈尔滨工程大学赵德雷,以建筑装饰业农民工为例,从层层分包的运行体制、关系霸权的人事管理惯例、表面公正的劳动过程和群际比较的相对优越感等方面,揭示了建筑装饰业农民工底层地位“合法性”的形塑与强化机制。南京大学的李德营,从检视关于外来务工人员永久性迁移意愿之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出发,基于2010年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调查数据发现,人力资本、制度合法性压力对两种类型的永久性迁移意愿均有显著地影响作用,其中人力资本的具体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受教育程度对行为性永久迁移意愿有显著影响。华中科技大学的宋丽娜,从村庄社会结构视角考察了农村人情的性质,认为在不同类型的村庄中人情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团结型村庄中,人情是依附性的;分裂型村庄中,人情则充当着“黏合剂”的作用;分散型村庄中,人情则是个人表达性的。华中农业大学的聂建亮,基于对湖北邢村的个案研究探究了农地调整的存续逻辑,认为在庇护和坚持中,地方政府的治理利益、村组利益和农民利益的契合,使农地调整实践背离国家政策和法律仍可以存续成为了可能。吉林大学的崔腾飞,以R村小额贷款放与收的叙事为案例,以一种过程分析的视角探讨了村干部的行动选择逻辑,发现了村干部行动的三种实践形态:制度结构向度中的对上依附和对下支配;理性选择向度中的对上共谋和对下分离;文化传播向度中的对上反馈-顺应和对下会意-安抚。南京大学的高学德,以城乡青年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他们政治信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当代青年总的政治信任度比较高,但对不同内容的政治信任度却有差异,无论是城市青年还是农村青年,他们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最高。最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对6位青年博士的报告做出了肯定的评价。
在成伯清教授主持的“社会资本与社会福利”单元中,最先发言的是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郑广怀,他以中大布市小型制衣厂为例,探讨了非正式就业中的劳动控制问题,认为“赶工”构成了“人人当老板”的基础;师徒关系、双重身份和人情管理则部分替代了内部国家和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它们构成了非正规就业中制造工人同意的机制。第二位发言的南京大学葛亮,通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关系”的历史性考察,探究了西方非营利理论的传承,发现早期研究强调两者的亲和关系,中期研究强调两者的综合关系,晚近研究强调在情境中分析两者的动态关系。河海大学的仇凤仙,以社会排斥为分析路径,以农村贫困老人为研究对象,构造了农村贫困老人致贫因素的壳层结构示意图,认为年龄因素是引致农村老年贫困问题的关键因素。复旦大学的张春萍,基于CGSS2003的数据,分析了再分配与市场在形成性别收入差异中的作用,说明了国有部门由于存在再分配过程的国家监控能更好贯彻平等主义,女性受到的性别歧视程度较低,而市场部门由于缺乏国家监管,女性受到了较高的性别歧视。来自南开大学的王琰,基于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考察了在中国的兄弟姐妹结构、性别与子女承担家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了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比独生子女更显著地倾向于从事家务,在两类家庭中女孩都比男孩更显著地倾向于从事家务等现象,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引致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计划生育政策可能无意中导致了中国家庭对子女的平等对待。最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教授,分别对各位青年博士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积极的意见。
抱持中国社会学会的学术年会,应是社会学青年才俊的学术秀场的认识,“青年博士论坛”负责人保证了每篇入围论文的作者都有发言的机会。参会的青年博士们就不同的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充分交流,表现出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活跃的思想和开阔的视野。本论坛还吸引了诸多其他论坛的参会者前来交流,他们都对本论坛的举办及发言人的报告给予了较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