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科学社会学论坛”综述
        2013-08-26

 

 

2013721中国社会学年会科学社会学分论坛在贵阳召开。本次分论坛以“社会学视野中的科学与技术”为主题,由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主办,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和中科院大学人文学院协办了此次论坛,论坛负责人为李正风教授、赵延东研究员和赵万里教授,论坛秘书长由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洪伟副教授担任。

这是中国社会学会第一次在学术年会中设立科学社会学分论坛。本次科学社会学分论坛共收到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高校在内的40多位学者、专家的38篇学术论文。文章涵盖科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科技伦理、科学技术的风险及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者群体研究、科技政策、校企合作等诸多议题。

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为论坛开幕式致辞,他指出:科学社会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凝聚队伍、集聚力量。在发展方向上,一要注意研究方法问题,借鉴科技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科学社会学追根溯源,把理论变为可操作的东西,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和方法论;二要关注当代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大数据、转基因、干细胞、3D打印等作为研究对象,评估这些问题的社会影响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三要明确研究路线和研究方向,首先在社会学领域中占据话语空间,解决和相邻学科的边界问题,推进学科发展和建设。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所李正风教授从论坛设立的意义、论坛的组织过程、论坛的主题三个方面进行了开场发言。

一、论坛设立的意义

从默顿学派开始,科学社会学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30多年的进程中,中国的社会学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久的进步,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学年会中一直没有设立科学社会学的分论坛,在社会学的学会中也没有专门的科学社会学学会,科学社会学一直游离于社会学的主流之外,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讨的现象。这一现象同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和在现代社会日益广泛的影响是不相吻合的,也是和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协同促进的要求不相适应的,也是与科学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从这个角度讲,在社会学年会之中设立科学社会学分论坛,进而设立科学社会学专委会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本次论坛是在社会学的共同体中集成多方智慧促进科学社会学发展的良好开端。

二、论坛的组织过程

本次论坛在设立之初就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地集成国内力量,并在组织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学学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作为在社会学年会中的第一次尝试,论坛在设立过程中除了三家主办单位的统筹规划外,也得到了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管理科学与政策研究所、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大学人文学院等在内的其它学术重阵的支持,还得到了包括如罗红光等在内的广泛学术界同仁和学术名家的支持,这样的组织模式既能够广泛调动全国科学社会学研究的力量,同时又有助于推动科学社会学与其它的社会学分支进行良好的互动。

三、论坛的主题及内容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社会学视野中的科学与技术”,选择这一比较宽泛的主题,一方面是由于首次举办科学社会学分论坛,希望可以有更开阔的学术视野;另一方面也想尽可能听取各家之言以吸取经验,使得研究问题具备一定的广泛性,也能让更多的研究人员参与进来。在该主题下共收集到了38篇学术论文并汇集成册,按照科学社会学学科研究议题及会议文章接收情况,本次论坛的讨论内容共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科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必须首先探讨的基础性话题;第二个模块是科技伦理和科学技术的风险及社会发展,与本次年会的主题“美丽中国”密切相关,美丽中国既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贡献,也需要反思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第三个模块是科技工作者相关研究,主要对科学家群体进行考察;第四个模块是青年论坛,旨在激发青年学者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热情。来自众多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与会学者、专家,就以上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1.科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1)科学社会学学科发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罗红光从文化的视角入手,分析了科学现象的文化内涵和科学行为与文化的关系,并用“科学精神的文化”来表述科学理性与文化的关系,他认为以理性思维为原则的现代科学同样具备了其特有的文化特征,而且科学家共同体是至今世界上最大的信仰共同体,并且呼吁学科之间多一些跨专业的合作与对话,以共同应对单一专业不能应对的诸多自然与社会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吴肃然从科学社会学和社会学学科之间的关系出发,指出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被介绍到中国的科学社会学对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认为以SSK为代表的后现代知识论思潮可以推动社会研究者对知识问题进行反思,从而推动社会学学科的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赵超博士进行了社会学视野中的学科研究进路考察,建议应该从学科知识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二元论”走向学科知识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共构论”,将学科作为“逻辑——社会整合体”。(2)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探讨。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曾国屏教授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为代表,考察了深圳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过程,认为创业型科研机构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范例。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赵万里教授通过对中国科技人员社会分层状况的探讨,运用聚类分析提炼出指标,将科学家分为五个层次,并描述了每个层次的科学家所具备的特征。(3)科学奖励问题。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李正风教授以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拉斯克医学奖为例,分析比较了中国科学承认和奖励中“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与美国科学奖励中注重独创性和个人发现优先权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对如何处理科学奖励中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个人导向的奖励制度与以个人产权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洪伟副教授在评论过程中根据各位学者的发言内容进一步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她认为,罗红光作为科学社会学领域外的学者,其研究结论同科学社会学中的很多思想不谋而合,而科学社会学应该如何接纳其它学科的研究者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吴肃然作为一位社会学家,反而提出SSK可以挑战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这种转向虽然是我们所欢迎的,但是在未来也许可以深化研究SSK对社会学的哪些具体方法和理论会有帮助或调整;至于方法论的冲突,SSK非常强调定性研究而且反对定量研究,这个争论应该如何解决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赵超博士的文章停留在理论梳理阶段,以后可以有更多的经验研究加入。曾国屏老师的创业型科研机构研究可以带领我们进一步思考创业文化对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冲击问题,以及学术共同体在市场化的环境下应该如何调整学术规范的问题,如何平衡学术界以文章数目作为考核标准而产业界以专利申请及成果转化为标准的现象,如何看待科研环境中的知识分享和创业环境中的知识保密现象,什么时候科学家会成为创业者,这些有意思的问题不仅是科技政策的研究问题,也是科学社会学的研究问题。赵万里把科学家分成了五类,并描述了每一层的科学家分别具有什么特征,下一步的研究可以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科学家的分层现象。李正风的文章从科学奖励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展开,对比了中国、美国的奖励评价体系,其实不仅是地域的差别,包括我们现在合作文章中的多作者合著,优先权往往属于声望较高的研究者,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激励大家进行科研合作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2科技伦理和科学技术的风险及社会发展

(1)科学造假及科学技术中的信任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部徐飞教授选取科学造假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归纳了这些科学造假事件发生的社会动因,特别是超量社会关注对科学活动的负面影响,以期加深对当代科学与社会互动规律的认识,促进科学的健康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博士后薛品则从科学工作的重要主体即科学家入手,通过使用“科技工作者的公众形象”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状况和影响因素。讨论了公众对科学兴趣的大小、对科技负面事件的了解程度、对科学家科研诚信与社会贡献的评价与公众对科学信任的关系。(2)具体问题中的科技伦理。在对具体问题中的科技伦理及科技风险及社会发展的讨论中,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小茹分析了干细胞研究这一备受争议的关键问题即伦理问题的产生、表现及影响因素,认为争议源于科学研究与社会伦理观念的冲突,以及社会对科学研究成果的现实需求所导致的冲突,基于伦理观念差异和不同的价值选择,各利益团体在现有制度中的博弈行为,对于研究政策的演变产生了重要作用。从“人痘术”到“牛痘术”,种痘技术在不同的地方性情境中被各种力量不断地重新塑造,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郝新鸿在地方性知识的全球塑造中,展示了技科学如何在多重场域中进行跨地方性的旅行。此外,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周志家回答了专家争议是如何形成和发展以及怎样应对等问题,从科学的社会分化、科学政治化和媒体化等角度,分析了专家争议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对科学的影响。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何光喜研究员在评论中指出,这部分论题是从公众关注的一些热点切入,讨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本次论坛的主题极为贴切,这是科学社会学超出科技政策领域,进入社会学领域和公共政策领域的一个切入点。这部分论文的研究主题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值得注意的一是应该呼唤人们对伦理问题的重视。二是要明确对专家的定义,有时不同领域的专家对同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科学家有时是受利益驱使的,一个专家的专业性程度及其所持的立场都会影响其学术研究结果。

3科技工作者相关研究

在科技工作者相关研究讨论主题下,何光喜、邓大胜分别运用科技工作者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了中国科研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以及科研资源分配对科研人员成果产出的影响;洪伟就社会网络对科研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机制和原理上的分析;鲁晓、田方萌就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海归科学家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微观和宏观方面解释海归科学家人才的流动及影响机制;石长慧、赵明分别就科学家这一职业在我国的职业吸引力和认可度进行了探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飞教授首先肯定了本模块的意义,认为以往研究多停留在呼吁呐喊的阶段,而本模块无论是理论的运用、研究的范式以及研究的规范度,还是方法的选择和数据的调研,都让我们感到了耳目一新,研究人员以其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大量实证性数据揭示了深刻的道理:科学家并没有先天的道德优势,科学界中依然存在马太效应。但他同时也对相关研究提出了质疑:田方萌的研究中问卷的回收度是否会影响结论的信度和效度;鲁晓从社会关系角度探讨海归的社会资本对职业晋升的影响应该避免掉入“关系”的漩涡;石长慧通过大量的数据给我们提示“学而优则仕”的现象,但一些结论值得商榷;赵明直指科学界的矛盾,但一些论断有过于极端之嫌。徐飞教授最后指出,对国外理论、概念、方法、工具的大量应用使我们正从一个极端滑到另一个极端,由此建议“在概念的丛林中穿行的同时不能忘了前进的方向”,即要明确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此外还提出要避免用繁琐的分析得出常识性的结论。

4青年论坛

为了激发青年学者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兴趣,本次论坛在最后一个单元专门设立了青年学者交流单元。在青年论坛中,青年学者们一方面充分展现出了他们独有的优势和学术活力,包括对新问题和研究前沿的把握,以及在展示自己的思想时对新颖方式的运用;另一方面也在与学术名家的交流互动中得到了锻炼,通过科学社会学分论坛这一平台开阔了学术视野、规范了对学术交流的理解和体悟。李正风教授在评论中指出,科学社会学分论坛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年轻一代的学子,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默会知识是我们通过其它方式无法获得的,因此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青年才俊们参与到类似的学术交流活动中,也希望年青年学者们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能够在审慎的批判和怀疑中树立对学术的自信,同时也提醒青年学者保护自己有价值的思想和创见,在听取批评的声音的同时形成独立的判断,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中有时候是不太容易的,但是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说前面的单元展示了科学社会学研究的活力,那么这个单元则展现了科学社会学研究的希望。

作为社会学年会中首次设立的论坛,科学社会学分论坛因研究议题全面,研究问题前沿,研究方法多样被评为优秀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诸专家、学者不仅有理论方面的解析,也有较为扎实的实证研究,从各方面展示出科学社会学在社会学研究中的旺盛生命力。本次论坛还明确了下一届论坛依然采取多单位共同组织开展的方式,由科技部科学与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担任主办方,欢迎更多新力量的参与以使论坛内容更加丰富,并且开始考虑筹委会的相关事宜。(刘翘楚 王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