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西部社会学:中国梦与中国西部社会发展论坛”综述
        2013-08-26

2013721,由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兰州大学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评价中心、甘肃省社会学学会主办的、以“中国梦与中国西部社会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西部社会学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仁达饭店胜利召开。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共70篇,数量超过了以往3届论坛。经专家评阅,遴选出25位优秀论文作者进行了大会交流;近7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西部社会学论坛为关注西部发展、有志于西部社会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以前三届论坛为基础,本次论坛根据征文的要求和论坛的整体设计分成了四大板块:第一板块是西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第二板块是中国梦与西部社会发展;第三版块是西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域;第四板块是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问题。

围绕着西部社会学的理论建构和西部社会学研究的紧迫议题,论坛负责人、兰州大学陈文江教授指出,西部社会学是运用社会空间方法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有益尝试,它通过研究西部问题,审视、反思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它站在西部人的立场上看待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现代化问题,进而破除在现代化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东部主义”思维,“空间隐喻”体现了其理论取向和方法论特征。黄少华教授认同上述观点,并认为西部社会学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社会学的问题,它的关注点应该更加宽阔广泛,更应体现本土化的思维和地方性知识对于西部发展的特殊意义。周亚平副教授等人利用西部社会发展变迁的调查数据对东西部收入差距、西部居民对“资源诅咒”的认知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严学勤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宗教的宗教分布和东西部差异进行了研究。

来自新疆大学的吴琼教授介绍了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地位变化中的问题,四川大学社会学系王卓基于“5·12”灾后社区扶贫的经验,对社区扶贫不同模式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感。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李有发研究院认为西部社会学就是一个很成功的社会学本土化的研究范式。新疆师范大学的严国疆教授以新疆为例对现代社会转型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发表了有震撼力的研究见解。贵阳学院的戴岳教授围绕西部山区少数民族儿童离村上学所产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东南大学的颜敏副教授对于陈文江教授用“世界体系”理论建构西部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质疑,并为西部社会学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李晓蓓、王月菊等人关于社会学的先驱、较早关注西部问题的学者余天休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对于补充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史、为西部社会学提供理论支撑都具有重要意义。李怀通过对JG的研究案例阐述了市场转型与工人阶级意识变迁,研究现实感强,发人深省。

靳晓芳以甘肃东部Y乡集市为例对施坚雅乡村市场发展理论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认为施坚雅的乡村市场发展理论对目前中国目前乡村的发展不具有充分的解释力。这一检验和结论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辩,陈文江和李怀对这一集市是否适用于检验施坚雅的乡村市场发展理论提出了质疑。宁夏行政学院教授马忠莲以宁夏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为例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做了实证分析;兰州大学讲师刘 庸 对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民族关系演化的特征与类型做了深入的分析;兰州大学副教授李勇进就石羊河流域农民家庭生计途径多元化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实证研究;刘建国就居民文化类型与社会资本关系做了深入的讨论。

    兰州大学牛芳副教授基于甘肃省陇南市T村的调查对西北地区留守妇女政治参与进行了研究;昆明市委党校讲师保跃平就云南边境跨国婚姻行为开展了社会学分析;云南师范大学讲师朱海平就农村移民社区生活设施供需错位现象及原因进行了探讨;咸阳师范学院讲师宫敏燕对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认同危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刘敏研究员发言中阐述了中国梦的问题,认为要对中国梦做科学的解读。他指出,西部大开发应该讲求成本、讲代价, 开发与代价是一体的,开发要政策化,政策要系统化、科学化,要避免走东部的老路。在总结西部社会学研究时他指出,西部社会学论坛已经举办了四届,一直致力于研究西部问题,为中国社会学理论、方法的形成做了持续、较大的贡献。社会学的学术年会是学术界的学术盛宴,它标志着社会学的蓬勃发展,也带动着西部社会学的进步。

陈文江对2013西部社会学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届论坛内容充实、问题集中、讨论热烈,既有充分的观点阐述,又有深入的理论对话和观点交锋,是4届论坛中质量最高的一次。他借用刘敏的总结,概括了此次论坛的特点,即新,选题新颖;紧,紧扣西部社会发展的主题;实;体现了社会学的实证方法。他指出,由于西部的重要性,西部的发展对于全国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建设好美丽的西部,否则就要拖中国现代化的后退。西部社会学论坛举办四年来,从提出西部社会学的问题,到理论的构建、方法的选择和研究议题的确立,中间走过了艰辛的探索道路。近几年来,西部社会学的研究发展迅速、势头良好,得到了包括东部学者在内的社会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这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指出,“西部社会学”的提法并不是想立山头、搞学派,而是采用空间隐喻的方法针对中国现代化道路中实际存在的“西部问题”和“东部主义”作出反思,充分体现了社会学研究中运用“地方性知识”、开展本土化研究的理论取向。他提出,西部社会学研究应是一个开放的空间,除了要动员广大西部地区的学者关注研究之外,还要邀请更多的东部、中部甚至是国外学者共同研究。希望在明年的论坛上拓展已有的研究,扩大西部社会学的影响,邀请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西部社会学的讨论中来。

 

 

“西部社会学:中国梦与西部社会发展”分论坛

2013725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