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西部社会学:中国道路与西部模式”论坛综述
        2011-07-29

由兰州大学社会评价中心和甘肃省社会学会联合举办的“西部社会学:中国道路与西部模式”分论坛共收到46篇学术论文,来自全国各地近60名代表参会,22名专家、学者和4名研究生分别围绕西部社会学的方法、西部城乡社区发展和西部模式与社会建设、西部社会发展中的特殊问题四个主题进行了发言。发言主题鲜明、问题针对性强,既有理论性的探讨,也有实践性的经验研究,论坛内容丰富,讨论热烈,观点各异,旗帜鲜明,代表们普遍反映收获极大。

论坛第一单元主要围绕西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展开,学者针对西部社会学的学术意识、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等展开论述与讨论,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西部社会学工作者应该找到自己研究的真问题,同时站在一个更加包容的立场之上,吸引全球社会学家来研究西部社会。

兰州大学陈文江教授提出,所谓西部社会学是基于中国社会东西部差距而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进行研究的学术取向,是出于对西部发展的现实关怀(公共性)、站在西部人的立场(局中人)、以西部的视角(本土化的视角)对中国社会结构和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再思考,是在对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学者以及关注西部发展的学者所关注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进行梳理、整合的基础上提出的特殊命题。

西部社会学的使命,就是要打破“东部主义“的思维定势,转换立场,改变思考方式,以西部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进而为解决西部问题、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找到现实的道路。

西部社会学的提出遵循的是一条新的学术发展思路,它体现了社会学的知识转向,是西部学者基于对西部发展的深刻关怀,而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和中国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再思考。以往,对西部问题的解读长期被东部主义的话语体系所垄断,西部社会的落后实际上有其制度的根源,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格局,西部发展中一系列严峻的问题,都是与东部主义的话语方式有关。

陈文江以“玉门迁市”为个案,提出了“事件分析方法”应该成为西部社会学的主要方法。

兰州大学的丹增金巴教授指出,西部社会学的研究中,东部处于什么位置?是否还存在东部社会学?西部社会学应该是一个整体性与比较视野中的全球的和中国的社会学,而非仅仅是西部人的社会学,为此应该吸引全球社会学家来研究中国西部问题,建构西部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和西部社会学的学术共同体。

来自重庆的金宝华、孙元明教授就重庆发展的“重庆模式和重庆经验问题”介绍了来自山城重庆的研究和实践。

第二个单元讨论了西部社区发展的特殊性问题,与会嘉宾围绕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社区的社区发展问题展开论述,为研究西部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社区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经验。

刘敏教授立足两个西北乡村社区长期追踪比较研究的个案资料,以乡村社区发展及其机制为主线,提出了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发展的内、外源动力聚合系统与“二源动力”转换机制,通过基础转型、区域减压与单元增力的结合实现乡村社会的发展,并从乡村社会的发展困境出发,探索乡村社会发展逆反机制,比较完整地构成了西北乡村社会发展研究理路的演进进程,为西北乡村社会发展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

李怀教授以天水市的城市广场变迁过程为研究内容,运用空间生产理论为我们展现了古代的传统集市如何演变为一个现代的城市广场,指出广场是由多个行动者交互竞争的动态过程。

黄少华教授在发言中梳理了网络空间中的族群认同,对于我们理解当今世界全球化与集体认同之间交织、对抗的基本面貌,拓展网络社会和族群认同研究的理论视野,有着重要的价值。他以社会人类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学、民族学、传播学等学科方法,提出了一个分析架构,为研究网络空间中的族群认同提供了基本视角,并对这一分析架构包含的基本概念,进行理论上的梳理与界定。

其他老师就西北地区农村与城市社区中社区服务和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问题做了相关探讨。

第三、四单元是西部模式与社会建设的问题,来自宁夏北方民族大学的束锡红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的肖富群教授等六位与会嘉宾就西部社会发展和建设中的民族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治理、管理创新、地方发展、农村合作经营等问题展开了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充分展现了西部社会学学者的人文关怀,选题立意新、起点高,学风严谨、特色鲜明,建构了比较好的概念体系、理论框架、话语系统。

来自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朱桂平教授在发言中说,他是带着疑问来到西部社会学论坛的,听了整整一天的讨论,他的感觉是“震惊”。西部社会学理由充分、学术视野独特。正如曹锦请讲的西方社会学有自己的利益立场,中国社会学应当有自己的立场,西部社会学也有自己的立场,这是社会学的发展,也是中国社会的进步。这个理论成果应当让中央决策者知道,以在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时参考。

本次论坛充实了西部社会学的理论、探讨了西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西部社会学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待研究的新的问题,形成了西部社会学研究的共同体雏形。与会嘉宾希望继续充实西部社会学的知识体系、理论框架,在研究方法的整理上还需要深化。无论是在研究的立意上,还是研究的理论取向方面都应该有意识的提高运用西部社会学研究方法、理论的自觉性。

在下一次银川社会学年会上,我们希望在更大的视域中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参加,开展东西部社会发展研究的对话,还将邀请具有代表性地方政府官员参加,建立起西部社会学建立学术研究的共同体,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添砖加瓦。

 

 

 

谢谢大家!

 

                   “西部社会学:中国道路与西部模式”分论坛

 

 

                                    201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