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一届海洋社会学论坛“综述
赵宗金执笔        2012-08-09

    国内开展海洋社会学研究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了,随着对海洋社会学基本学科属性认识的深入,以及对海洋社会学具体问题研究的广泛开展,海洋社会学研究的队伍也日益发展和壮大。在这个大背景下,2010725哈尔滨中国社会学年会期间,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筹)正式成立,并举行了主题为“海洋开发与社会变迁”的第一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该论坛获得了中国社会学会、黑龙江省社科院和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20余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的共近30名学者专家参与了会议。

    一、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筹)成立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工作,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筹)作为中国社会学会下的国家二级分会于2010725在哈尔滨正式成立。在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上,中国海洋大学崔凤教授首先回顾了2009年西安中国社会学年会以来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筹备的情况。介绍了《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章程》(草案)修订的情况和专业委员会理事推选的原则和过程。之后,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大会和理事会议提出并通过了第一届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人员名单。中国海洋大学崔凤教授当选为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长,中央财经大学杨敏教授等9位学者当选为第一届副理事长。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河海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省委党校、华侨大学、集美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山东滨州学院、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光明日报社、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相关单位的32位海洋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当选为第一届理事。

    科学史家库恩指出,学术共同体的 形成是科学进步的重要标志。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筹)的成立,标志着海洋社会学领域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会代表高度评价了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意义。崔凤教授认为,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海洋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有利于团结海洋社会学研究队伍,发展海洋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央财经大学杨敏教授认为,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非常重要,填补了中国社会学发展的空白;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既标志着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时期的到来,意味着中国社会学理论建设开始跳出西方社会学研究的范式;也标志着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自觉意识的出现;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打造了海洋社会学的品牌,应当记入海洋社会学的史册。广东省社会学会会长范英教授指出,我国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一项具有战略眼光的重要举措;同时,鉴于对海洋社会学自身的理论探讨和学科建设的准备工作还比较薄弱,建议专委会成立之后扎扎实实地把海洋社会学的基本体系构架搭建起来,并善于吸取各家之长,逐步加以完善。与会学者还指出,中国的社会变迁背后存在特定的支撑意识,海洋意识的觉醒标志着我国社会变迁的重大变化。海洋战略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沿海区域是引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同时内陆省份也可以把海洋战略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我国的发展可以形成海洋三角区到海岸线最后到全国领域的发展。

    二、第一届海洋社会学论坛综述

    第一届海洋社会学论坛的主题是“海洋开发与社会变迁”,围绕该主题共提交论文25篇,另有数位与会专家临时发言。讨论的内容分布在海洋社会学基本理论、沿海区域社会变迁、海洋环境问题和海洋人群尤其是渔民问题研究等四个单元。

    (一)海洋社会学基本理论问题

    从海洋社会学概念的提出算起,我国海洋社会学研究已经有近10年的发展历史。而且在海洋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方面,研究者们基本达成了共识,即认为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海洋社会学应该成为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海洋社会学的含义、特征、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方面,研究者的意见并不统一,争论一直存在。所以,我国的海洋社会学大体仍然处于初创阶段。

    作为新兴的海洋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代表,崔凤教授反驳和批判了单纯以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来界定学科的传统观点,在学科归属、学科特征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对海洋社会学的发展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强烈共鸣。

    崔风教授认为,海洋社会学在初创时期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科属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可以从海洋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学科特点及研究对象等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理解海洋社会学的应用社会学属性时,需要突出三种“意识”。第一,海洋社会学要突出“问题意识”,要重点研究人类海洋开发实践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因为“应用社会学非常注重对实际社会问题的研究,研究的目标是要解决社会问题”。 而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需要以及值得社会学研究的与海洋有关的问题。第二,海洋社会学要突出“学科意识”,要重点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海洋社会学作为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一项新探索,  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的海洋开发实践活动,因此,其研究视角应是社会学的。第三,海洋社会学要突出“理论意识”,要能够在大量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范式。突出海洋社会学的应用社会学属性,并不否认海洋社会学应该形成自己的概念和研究范式。

     其次,海洋社会学要体现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海洋社会学作为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就是要用“社会人假设”全面审视人类的海洋开发行为或人的涉海行为,分析人类海洋开发行为受哪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又会对社会变迁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产生哪些社会问题。同时,海洋社会学应大力开展经验研究,既要对人类已有的海洋开发经验进行研究,又要对现实的人类海洋开发行为进行经验研究。只有这样,海洋社会学才能成为一种社会学。

    最后,需要明确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人类的海洋开发行为。围绕人类海洋开发行为,海洋社会学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有:人类为什么要进行海洋开发?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海洋开发?影响海洋开发的因素是什么?海洋开发产生了怎样的后果?特别是海洋开发对社会变迁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围绕上述问题,就会形成海洋社会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在这之后,上海海洋大学的宁波副研究员以“关于海洋社会学体系建构及其研究热点刍议”为题,从知识体系、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和应用角度等方面对海洋社会学体系进行了理论建构,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并简要分析了目前海洋社会学10个方面的研究热点。在海洋社会学理论建构方面,他认为。为了便于其知识体系的发展,宜将海洋社会学分为微观海洋社会学、中观海洋社会学、宏观海洋社会学等层次,从而就不同层次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研究;也可从研究方法入手,将海洋社会学分为经验海洋社会学、实证海洋社会学,从不同研究取向丰富海洋社会学的知识体系;还可依据不同研究领域,将海洋社会学分为海洋宗教社会学、海洋文化社会学、海洋经济社会学、海洋城市社会学、海岛渔村社会学等,在这些分支中寻求对海洋社会学的整体认识与把握;此外,也可从应用角度分析,将海洋社会学分为理论海洋社会学、应用海洋社会学,为构建完善的海洋社会学体系承担起不同的功能。目前海洋社会学的热点集中为10个方面,即海洋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人类关于海洋的文化与风俗,有关海洋的政策制度与法律法规,关于海洋的国际争端、冲突及其控制与化解,涉海个体或群体的行为与心理,涉海组织的行动、结构与社会关系,人们关于海洋观念的比较与演化分析,海洋环境、生态与伦理问题,海洋开发的社会影响与利益争端,海岸带社会系统的结构、特征、分层与变迁研究等。

    广东省社会学会会长范英教授在题为“海洋社会学体系之我见”一文中,针对当前我国海洋社会学学科体系初步构架的若干难点、重点和热点问题,提出一系列观点。他认为,“海洋社会学是研究海洋社会自身及其与人类共进退的一门分支社会学。”也就是说,海洋社会学不仅要研究海洋社会自身(否则就不是海洋社会学),还要研究海洋社会自身与陆地社会的依存关联(不然就是孤家寡人的社会学)。要构建海洋社会学的体系,必须厘清海洋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层次。第一个层次:海洋社会学主要研究海洋社会的内在变迁、外在关联和人类属性等及其互动关系。第二个层次:海洋社会学主要研究海洋社会与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军事、海洋外交和海洋法规等及其互动关系。第三个层次:海洋社会学主要研究海洋社会与海洋个体、海洋群体、海洋组织和海洋社区等及其互动关系。第四个层次:海洋社会学主要研究海洋社会与海洋资源、海洋价值、海洋生态和海洋建设等及其互动关系。

    中国海洋大学赵宗金博士从人海关系的角度对现代海洋意识的建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海洋意识是人们对人海关系的自觉意识,是人在社会活动中涉海行为的自我反映。当前现代海洋意识的淡漠或缺乏一方面表现为公众对人海关系的错误理解和自我中心定位,另一方面也突出表现为对现代海洋意识的理论建构极度匮乏。这种淡漠或缺乏对导致了在人海关系认识上的错位,并使得工业文明以来恶劣的人海关系得以延续。只有加强人海关系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海洋意识,才能有效促进人与海洋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培养和塑造现代海洋意识,构建和形成协调发展的人海关系,需要大力发展海洋社会科学研究。目前的海洋社会学科研究,在价值取向上,一方面仍旧反映了以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海关系哲学观,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海洋权益问题上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的利益争夺斗争。在这种关系中,海洋是被宰割的对象。按照此种逻辑,人类技术的进步意味着海洋权益争夺和海洋环境破坏的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日益扩大,新生态文明的海洋意识观念也初显端倪,其中以海洋社会学的研究最为代表。

    (二)海洋开发与社会变迁问题

    第二单元围绕海洋开发与社会变迁问题展开,与会代表讨论了沿海小城镇的城市化问题、沿海地区民间信仰对社会生活空间变迁的影响、海岸旅游与海洋开发、海洋战略规划与海洋开发以及海洋社区等问题。

    中国海洋大学庞玉珍教授指出,海洋发展战略符合国家的重视,人海关系、人海互动是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海洋发展是人海关系、人海互动的高度概括。目前,我国日益重视海洋发展,但是海洋发展战略站不出来,仅仅局限于局部的小战略,根本原因是海洋意识的问题,海洋意识研究和认识上的薄弱,导致海洋战略不能统观全局,对我国社会发展不能形成应用的积极影响。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海洋社会科学研究,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庞教授作了题为“沿海小城镇的城市化质量研究”的会议报告,报告对崂山区三个城镇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得了翔实的调研数据。在此基础上,报告对沿海地区的小城镇的城市化进路和城市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作了详细的分解和阐释。

    民间信仰的变迁可以视为社会发展与变迁的缩影。鲁东大学杨焕鹏副教授从个案研究入手分析了天后信仰对烟台城市社会生活空间变迁的多方面多角度地影响。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调查访谈考查了民间信仰、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1)从时间的坐标上来讲,天后宫开启了烟台城市发展的序幕,福建会馆及潮州会馆为代表的异地天后信仰建筑则体现了烟埠则当时的海上交通及商业的鼎盛。天后信仰及天后建筑也在不同的时间点上体现着烟埠城市发展不同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天后信仰正是烟台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见证者与体现者,也是烟台城市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2)从空间上讲,天后信仰无论从城市空间布局与建筑风格都对烟台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后建筑影响和决定了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尤其是天后宫是烟台城市发展的最为重要城市中心区,烟市的主体正是依托天后宫逐步发展起来的。(3)从市民社会生活空间上讲,天后信仰拓展了人民生活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讲天后信仰以及围绕信仰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成为市民社会的代名词。民间信仰是意识形态重要的方面,在近代随着国家政权向下渗透,民间信仰便成为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改造社会的重要方面,烟台天后信仰在近代的变迁也就是国家政权在基层社会不断强化的过程的重要体现。总之,天后信仰在近代的变迁便是烟台城市社会发展与变迁的缩影,无论是时空还是意识形态方面天后信仰都对烟埠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涉海旅游领域是海洋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海洋社会学作为应用社会学研究分支的重要研究领域。当前,海峡两岸都一致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并且都提出要发挥区位优势,分别在闽台两地建设重要的“旅游中心”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在此背景下,福建省委党校刘大可教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就海西地区发展旅游的独特区位与资源优势、旅游业的现状与趋势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并由此对进一步发展“海峡旅游”提出了若干思考,包括正确定位“海峡旅游”品牌、加强两岸旅游合作、建立海峡旅游业合作机制、海峡两岸加快构建“海峡旅游区”、突出海峡文化主题、综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拓展海峡文化建设、发展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和加强海峡旅游人才培养与旅游人才交流等方面。

    海洋社区是海洋社会、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海洋社区的稳定与发展,不仅仅影响到海洋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对全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东海洋大学宋广智博士海洋社区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作了深入剖析。在综合考察有关社区、海洋社会、海洋渔村、海洋区域与沿海社区等有关概念后,对海洋社区作了界定:海洋社区是海洋社会学的一个核心的研究领域,是人类在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特殊结构的地域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但是由于长期受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及海洋观念的影响,海洋社区与内陆社区在社会发展模式选择以及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文化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两者在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地域、人口、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显著的特征。此外,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内陆社区不断发展将会和海洋社区具有更大的相似性。在海洋社会类型划分上,按海洋社区的功能, 可以划分为海洋渔业社区、海洋旅游社区、海洋交通社区、海洋电力和油气社区和海洋军事社区等类型;按照地理位置可以划分为沿海社区与海岛社区等两种基本类型。该研究发展了对海洋社会概念的理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洋世纪带来的深刻变化,并将拓展了海洋社会学的理论研究。

    (三)海洋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一定的社会利益结构中利益冲突和利益均衡的表现,因而环境问题可以成为社会学问题。海洋环境问题既是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也直接构成了海洋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会议的第三单元围绕海洋环境问题展开讨论。与会论文分别就海洋环境治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陆源污染及海洋环境语境下的“海洋世纪”概念为主题进行了研讨。

    在海洋环境治理问题上,中国海洋大学王书明教授在题为“渤海环境治理的博弈论分析”的报告中,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博弈论为工具,剖析了环渤海地区治污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趋利机制(动机)及其博弈过程,破解环渤海环境“越治越污”的困境。

    研究首先指出环渤海环境治理过程中的直接利益主体的基本利益关系为:中央政府是公共利益代言人,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环渤海地方政府在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中进行多重博弈中抉择、协调;企业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组织是“公地悲剧”的主要制造者;渔民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却是弱势群体。环渤海环境污染从产生到治理的不同阶段,中央政府、环渤海地方政府、企业三者作为这一事件中最主要的直接主体始终处于一个复杂的动态博弈之中。通过对环渤海环境治理过程的博弈分析,报告指出在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在不否定“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从“个人理性的总和合乎集体理性”这一准则入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准则亦应作为环境制度设计的基本理念。进而要破解治污困局、建构环渤海环境友好型社会,需以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指导,制定超越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渤海法,从国家法律层面确定有利于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博弈规则。

    大连海洋大学蔡静副教授等以大连海域为对象针对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指出,大连的海域环境整体上呈良好态势,经济也有了稳步的增长,但在大力促进海洋经济的浪潮中绝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能否协调好海洋经济的发展与海洋环境的保护是关系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乃至国计民生的关键。为此,研究提出海洋经济与环境发展的耦合机制,在海洋社会发展方面,强调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永续性和时空的公平性,要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既要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需求,又要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满足后代子孙的需要。研究根据大连市海洋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及两者在大连市发展中的对立统一关系,针对协调海洋经济与环境的保护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

    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的加剧,水危机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形式——水体污染问题在海水资源中越来越突出。山东工商学院唐国建博士等对海洋陆源污染的分析框架进行了建构性的研究。研究报告首先内涵与外延两方面界定了陆源污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海洋陆源污染可行性变量进行了操作化定义,这涉及到变量的确定、效度、划分的标准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也构成了陆源污染分析框架的主体。研究表明,地表径流入海污染和直排入海污染是陆源污染的两种主要形式。工业生产污染、居民生活污染等五个变量及其指标是考察陆源污染的具体内容。这为研究海洋陆源污染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分析框架。

    在“海洋世纪”的问题上,中国海洋大学张双双同学宣读了题为“‘海洋世纪’的环境社会学阐释”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分析世界各国的海洋战略发展历史,及众多学者的相关论述,指出“海洋世纪”是伴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而提出来的。认为海洋世纪也就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世纪。而所谓海洋世纪的特征,也就是人们在认识海洋的重要价值,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等活动中所呈现出的特点。研究进一步重点论述了“海洋世纪”的环境社会学阐释。从环境话语分析的角度看,“海洋世纪”是可持续发展话语下的一个名词。从社会成因角度看,“海洋世纪”的社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在于工业化、城市化。研究最后论证了“海洋世纪”的提出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

    研究报告引起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其中宁波副研究员分别针对这一单元讨论中的概念、问题、思路进行了质疑和讨论。他指出,“渤海环境治理的博弈论分析”一文,“利益相关者”应该更宽泛的来理解,政府作为“经济人”的假设值得商榷和进一步研究,论文行为的部分细节建议细化,建议对研究对策进行强化。“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初步探讨”一文,突出了研究的实证特色,有数据支撑,但是部分数据较老,降低了说服力;水质污染指标和海洋污染指标的关联分析不够;如何协调可持续发展与利益群体的逐利动机值得深入分析。 “海洋陆源污染的分析框架研究”一文,陆源污染分析清晰,对陆源污染变量进行了清晰梳理,但也有几点建议:(1)指标体系突出了化学污染,忽略了物理和物理环境的污染;(2)分析框架中,建议考虑管理和动机的因素;(3)以社会学理论研究海洋污染的特点较弱。 “‘海洋世纪’的环境社会学阐释”一文,对海洋世纪历史脉络等梳理清晰;不足之处是,海洋世纪概念超越了海洋环境这一个母题。

    (四)渔民问题

海洋人群研究是海洋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该问题上参会论文提交论文数量最多。论文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包括“三渔”问题、“失海”渔民、渔民市民化、日本海民、渔民性别角色及渔业保险等相关问题。

    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赵明华教授做了题为“渔业妇女地位研究:英格兰个案分析”的报告,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背景下分析了渔业妇女地位的问题。赵教授首先对与会学者关心的其在国外研究的状况作了简要介绍。然后,从研究的主要层面、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几方面对研究报告作了论述。

    渔业妇女地位研究的重点在于了解当代英格兰渔业中妇女的地位所担当的角色以及所面临的困难挑战,旨在为政府在提高妇女地位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决策上提供科学依据。这项研究由来自格林威治海事研究生院(GMI)IRIS咨询公司的四名研究人员完成;所使用的数据源自在英格兰北部两岸7个渔港的田野工作,共包括51个访谈。访谈对象主要是女性,但是也包括有少数有关男性。访谈集中在捕捞,渔村,鱼产品加工厂,贸易,以及行政管理等五个领域。研究发现在英格兰北部渔业中的女性虽然在不同领域中有不同的经历,参与劳动力市场和生产决策的程度别,但是这些妇女对渔业的发展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她们的经历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英国其他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渔业中的妇女所面临的问题似乎具有共性,在这方面进行跨国比较研究将会更加有意义。

最后,赵教授介绍了英国海洋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英国海洋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包括海洋历史、船相关的问题、渔港渔村、航运方面的人的因素的分析、传统的海洋研究等内容,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较少。从研究组织角度看,英国的没有海洋社会学分会,研究分散在其他的各个领域。英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成立了国际海员研究中心,研究者多是研究社会学研究工作者;此外,1998年成立的格林威治海事研究院(GMI),也是以船员研究为中心,是海运领域的研究生教学及调查研究中心,致力于提高和发扬国家和世界现在、过去和将来的海事活动。

    中国海洋大学同春芬教授提交了“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三渔”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途径”、“我国“失海”渔民社会地位初探”和“渔业保险政策的缺失及实施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等三篇论文。并宣读了关于“三渔”问题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先对“三渔”问题的表现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将我国带入一个复杂的转型期,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渔业、渔民和渔村(三渔)出现的一系列困难,已经构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主要表现为:渔业资源日益枯竭,近海海域环境恶化,渔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渔民文化素质偏低,转产再就业空间狭窄,渔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部分渔民存在返贫现象;渔区经济薄弱,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基层民主政治法制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等。

    其次,研究分析了我国“三渔”问题产生的原因。社会转型期,资源配置不合理损害了三渔的利益;社会结构的局部性变迁造成广大的渔民群体成为弱势群体,他们因所有制、社会身份制度、城市制度等等,往往被排除在正式职业以外而处于发展的亚状态中;二元结构体制的固化,阻断了渔民进入城市、改变身份的途径,使原本封闭的渔村变得更加封闭、落后;此外,由于转型期现行法对渔业权的定位欠缺科学性,也使得渔民权利屡遭侵害。

    最后,研究提出了解决“三渔”问题的一系列方法,认为解决渔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在解决渔民问题的途径中,建立建全渔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重中之重。加大对渔村投入力度,加快渔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新渔村的有力保障。此外,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也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三渔”问题的解决还与渔民市民化联系在一起。浙江海洋学院王建友副教授对渔民市民化做了分析。其研究也指出,渔民在新阶段面临比农民更严峻的现实,一定程度上“三渔问题”比狭义三农问题更突出。他继而指出,“三渔问题”的表现是渔民的困顿、渔村的凋敝及渔业的衰落,其核心是渔民的主体性问题。从主体性来看,“三渔问题”是渔民这一特殊主体的问题,其实质是渔民这一特殊群体的转型问题,如何进行产业转型、身份转型,渔民应该如何转型从实践层面看已经开始,但许多基础性工作和配套制度尚未跟上;从宏观层面看,“渔民”问题已超越“三渔”时空成为一个城市问题、超出经济发展的单向度问题成为社会领域问题,其解决需要整体思考和社会体制改革。因此,渔民市民化是渔民现代性转型的系统过程,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是身份、职业、居住地和社会角色等各方面都在发生“再造”的过程,其转型途径包括:空间城市化,人口市民化,权利市民化,渔民的现代能力转型等。解决这一问题还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中国海洋大学宋宁而博士通过对海洋国家日本的海民群体的概念、特征的阐释、对海民研究专题的归纳、以及对海民研究所呈现特点的解析,探讨海民研究对日本海洋战略学术建构的突破作用,为我国海洋战略研究提供借鉴。该研究首先通过与渔民、农民、及百姓、平民等概念的比较,分析了日本文化中的海民概念。研究进而考查了海民易变性、自由性、网络性等特点;并对渔民的分类进行了细致分析,梳理出制盐业、渔民、海士、海洋领主、海商、海盗、海夫等七种类型的渔民。这为日本海洋人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此外,日本海民专题注重群体层面的研究,并因涉海因素的影响而显示出区位性、结构性、整体性、流动性等研究特点。日本的海民研究着眼于“人海秩序”的均衡发展,归根结底,是海洋国家日本在国际海洋秩序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国既是大陆国家, 又是海洋国家,在海洋上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其海民研究对我国推行海洋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上海大学郑庆杰博士使用访谈法对山东渤海沿岸四渔村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失海渔民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首先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了失海渔民群体的社会需求。失海渔民的社会需求既包括经济物质的保障、又包括人际关系的重建和社会心理层面的自我认同的重新建构。失海渔民的社会需求是存在层次差异并呈现多元化的,因此,对失海渔民物质和经济基础层的满足,不能替代高层次需求的解决,作为社会人,他们的人际互动归属和自我认同和价值实现方面同样不可忽视。其次,对失海渔民所遇到的这些需求和困难进行社会支持分析。研究尝试立足于海洋社会学,通过嵌入性社会关系,从社会支持主体、社会支持内容、社会支持中介等维度,对构建失海渔民的多元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关系机制进行分析,力图为当前对失海渔民群体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五)小结

海洋社会学论坛的成功举办,对我国海洋社会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自觉意识。总体上看,本次会议具有以下特点:

   (1)海洋社会学研究多元化特点突出。这既体现为研究内容上的广泛性,也体现为研究方法上的多元化。从研究内容上看,围绕人海关系与海洋社会概念,与会30余篇论文涉及海洋社会、海洋意识、海洋世纪、海洋群体、“三渔”问题、海洋文化、海洋开发与社会变迁、海洋环境、海洋污染等诸多问题。从研究方法上看,多数研究实现了三结合:文献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2)海洋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突出。从海洋社会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到海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设定,从海洋意识、海洋文明、海洋世纪的一般化阐释到特定海洋民俗信仰的具体个案分析,从海洋环境问题与海洋开发的辩证关系分析到海洋污染问题的操作化变量界定,无不体现了海洋社会学的学科意识、理论意识和问题意识。

   (3)参与研究人员的构成多样化显著。提交论文及参与讨论的学者专家等来自英国和国内近30家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宣传媒体和其他单位。与会人员除了提交论文并参与宣读的学者之外,还有关注海洋社会事业的媒体记者、非社会学专业人员、其他分论坛学者等的参与;更令人鼓舞的是有多位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提交论文或参与讨论。这说明出海洋社会学研究的社会影响在不断扩大,同时海洋社会学研究队伍建设是有保障的。

   (4)中外海洋社会学研究实现了汇流。从提交参会的论文及论坛讨论的问题上看,体现了。在一定意义上,本次论坛实现了中外海洋社会学研究的汇流。例如,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赵明华教授既对渔民问题中的英国渔业妇女地位作了个案研究,也对海洋强国英国的海洋社会学相关研究作了介绍,并与其他学者互相表达了跨国或跨文化合作的意向。宋宁而博士结合日本留学的学术经历,对另一个海洋强国日本的海民研究作了综述性的介绍,并就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总体上看,在研究问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的设定上,中外的海洋社会学研究有较多的共通之处。

   (5)海洋社会学学科建设的自觉意识得到体现。从总体上看,国外海洋社会学的发展仍旧缺乏自觉意识。从英文文献分析中我们知道,海洋社会学(Maritime sociology)最早于1981年的《海洋政策与管理》期刊中出现 ,但是从那之后虽然以之为题的文献就非常罕见了,相关的研究散见于各类文献中。我国的海洋社会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从学科建设的自觉意识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的成立以及稳定的研究队伍的形成,对我国海洋社会学事业的发展必然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赵宗金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