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乡村社会建设”论坛综述
周艳 王文燕 司海云        2010-08-07

“中国乡村社会建设”论坛综述

 

主办:安徽省社会学会  坛主:黄家海 王开玉

 

201072426日中国社会学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第二十届学术年会。来自国内外社会学方面的专家学者800多人参加了这次年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以及中国社会学会的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学术年会分三个单元举行,第一单元为开幕式及学术报告,第二单元为分论坛学术研究,第三单元为分论坛总结及大会闭幕式。   

 

     

在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上,安徽省社会社会学会主办了“中国乡村社会建设”论坛。安徽省社会学会2005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农民工是中国农村中等收入者主体”,“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中国乡村社会建设”四个论坛。作为中国社会学会的农村品牌,安徽省社会学会的论坛一年比一年办得好。2009年中国社会学会授予了安徽省社会学会“优秀论坛组织奖”。“中国乡村社会建设”论坛共收到论文53篇,会议的规模原定30人,会议特意邀请了陆学艺教授、谢寿光教授到会作了讲演。由于讲演很精彩,所以来自日本同志社大学社会学研究科、美国堪隆斯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省委党校、北京市委党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浙江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财经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福州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重庆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北京农研中心等近60位教授专家学者参加了分论坛。

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中国乡村社会建设面临的任务、目标和存在的问题

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博士生导师刘奇在发言中讲到,建设乡村社会要充分挖掘传统乡村文化的现代基因,重塑乡土文化的现代尊言,尤其关注农村的产权关系和诚信的建设。当前中国乡村社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动力机制失范、平衡机制失缺、公共秩序机制失协。他认为,社会组织是促进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乡村建设还是要加强社会成员自身的建设。

合肥市政协常务副主席、安徽省社会学顾问盛志刚教授作了“实施新农民培育工程,夯实乡村工作的基础”的专题发言。他认为,新农民是新农村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很好地实现这些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最终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离不开对新型农民的培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时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安徽省社会学会会长黄家海研究员认为,中国乡村社会建设的的核心是民生。安徽建工学院的黄家豪博士在论文中就农村养老保障的运行机制作了论述。日本同志社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研究生郭芳以自己家乡为体裁作了“中国东部沿海农村机构养老的现状和课题——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的发言。人口老龄化和老龄问题,对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中国来说将是未来几年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该论文为了解东部农村机构养老的现状和存在的课题,以及为东部农村机构养老提几点建议,论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调查和访问调查的方式,对山东省寿光市的养老机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农村敬老院和养老院的管理者和在住老人的访问调查,笔者发现,现在农村的机构养老在设施环境,职员安排和提供的服务上存在着很多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在老龄化不断严重的情况下,机构养老作为我国重要的养老方式之一,应该考虑到老人的需求,在改善设施环境,配置职员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着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李庆真讲师发言的主题是“从‘村落’到‘村’:解读一个变迁中的村庄”, 他觉得一个村庄的变迁意味着村庄的社会结构及其生活的主体——村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时空转换情境下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完全是一种新的替代,同时,它还是一种对过去的继承与延续,这是由乡村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在解读现代化进程中变迁的村庄时,他认为不仅要关注变化了的现实,还要了解和关注变化了的现实所脱胎的母体——它的过去作为一种记忆如何对现实产生影响及其发生变迁的逻辑。村庄的记忆、村民的行为及其与村庄现代化的后果共同对熟人情境下村庄的变迁作了有效地解释。

合肥师范学院的黄伟教授发言的主题是“论建立基本社会制度”,他认为,建立基本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必要保障,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建立基本社会制度具有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公平正义价值观是其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基本社会制度变迁的条件已经具备,改革的成果丰硕,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社会建设方面已有的具体社会制度及其实践,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

二、在城乡一体化就进程中加强乡村社会建设,关键是调整好社会结构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陆学艺先生莅临本论坛,就农村社会建设作了专题学术报告。陆学艺先生提出,目前中国户籍农民95500万,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面临着许多困难,而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贫富差别依然是影响城乡一体化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建设乡村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根本上还要调整社会结构,使之与经济结构相适应。陆学艺先生认为,目前中国城乡之间的社会差别远比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别要大得多,当今社会结构落后经济结构15年左右的时间。因此,解决农村问题根本上还是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进行社会结构的调整。他还特别强调,对于农村问题也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实现城乡一体化,不能剥夺农民利益。关于社会建设,陆学艺先生也给参加论坛的学者带来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目前学术界对社会建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清楚一致的认识,社会建设从外延上而言,应该包括社会事业、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内容。推进社会建设必须注重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加强相关组织机构的建设,政府足够的投入和重视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最后,老师还给参加论坛的学者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话题,他指出,关于社会建设的概念、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建设应包含的内容以及如何进行社会建设都是社会学应该关注的课题。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张沁洁老师作了“从人口结构特征分析村民认同的干部类型:以广东省为例”的发言。她通过对广东省7个市30个村庄进行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村庄干部具有男性主导、大姓当权、文化程度较高等特征和核心干部三次及以上连任的现象;村民对现任村委主任的认知判断和认同类型存在一定的一致对应性,珠三角村民多认为现任是能力型干部且倾向认同能力型干部,非珠三角多村民认为现任是资源型干部且倾向认同资源型干部;人口结构对村民认同的干部类型的影响具有区域条件性,性别和年龄作用都不显著, 在非珠三角地区文化程度越高的村民越显著倾向认同资源型干部;从事务农职业的村民在非珠三角地区显著倾向于认同资源型村干部,在珠三角地区则显著倾向于认同能力型干部;在珠三角地区有宗教信仰的村民比没有信仰的村民更显著倾向认同能力型干部;家庭土地面积越多的村民显著倾向认同能力型干部;控制区域变量后,家庭年收入越多的村民则显著倾向于认同资源型干部。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博士罗国芬在论坛上从家庭结构的视角上对王开玉研究员的著作《不一样的童年》作了研究,有了新的发现。他说,根据以往的大量研究成果证实,他得出: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其实除了一些大龄的属于自我监护之外,其它绝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父母中之一方、或祖辈、其它亲属、邻居等照料起居、生活、学习等。撇开自我监护部分先不谈,在留守儿童监护的其它形式中,要说其代养人缺乏爱心似乎会远离事实。而这样的留守环境对留守儿童成长的不利影响又似乎得到相当多的研究成果的证实。那么,如何来考察并不一定缺乏爱心的留守环境中的“爱心”成效问题,似乎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行政倡导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爱心家庭”与民间自发形成的留守家庭,意在营造适当的家庭氛围,但其立意基本上都是成人本位的,没有多从农村留守儿童的角度来多加思考。他希望通过考察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的特征和问题,从农村留守儿童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种对象视角的考察方法对反思各类成人自以为是设定的对留守儿童好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社科文献出版社编辑吴丹在论文中指出,在城乡一体化中要加强农村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她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了富士康员工连续自杀的事件背后的成因,她认为不仅仅是表面的自杀问题,追溯到根本还是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中要加强心理教育。80后、90后是现代大城市中新生打工族,这代人多是独生子女,抗压能力、吃苦能力比较差,但同时,这代人背井离乡出门打工是对自己抱有很高期望的,他们更要求自尊、梦想也更大,有的专家将其形象地称为“恐归族”。这一代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了父母和祖父母两辈人的关爱,同时也承载了两辈人的期望。同时他们也是有梦想的一代,但同时他们没有独立生活的经历,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与智慧。我们要改变他们娇生惯养、心理脆弱、害怕挫折的心理,培养他们经受挫折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们不仅有健康的体魄还有健康的心理走向社会。

三、进行社会建设,推进乡村社会建设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一个高潮(或者形成一个新的运动)

会议分两段进行,分别由黄家海会长、蔡宪副会长主持。安徽省社会学会常务副会长王开玉研究员作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我们在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经历了真理标准讨论、市场经济姓资姓社问题的讨论、南巡讲话,破除了一个又一个的思想障碍和难题,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成就。我们当前要进行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要形成贯彻中央决定的理论氛围、学术氛围,特别是要加强组织建设,要加大投入。总体上来说,要有系统的理论指导,要有完整的规划,要有人、有机构、有钱,扎扎实实地把社会建设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样推进。

他在发言和论文中非常赞成陆学艺先生的“中国乡村社会建设关键是社会结构建设”,社会结构包括家庭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等。当前在推进中国乡村社会建设中,关键是家庭结构。农民工冲散了四世同堂。家庭这个细胞开始解体,农民工成为中国农村中等收入者的同时,也衍生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空巢老人、小五保户等,有必要加强家庭结构的研究,他介绍了从下半年以来,他和他指导的研究生王文燕、司海云在安徽省庐江县石头镇三拐行政村和王井自然村开展了以家庭为流动单位的趋势调查。在三拐村,50%家庭把孩子带进城;而在王井村,50%的母亲已回到家照料孩子生活。这种趋势在流动中开始呈现并将会成为一种趋势。这样在家庭流动中就保持了家庭的稳定,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这也是新的生产力。

他还认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也是一种文化。他认为,城市化的最高境界是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并不排斥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影响和改造,也同样尊重农村文化的价值和存在合理性,不应企图完全用城市化覆盖和取代农村文化,而应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承认城乡原有的关系特点,尊重、鼓励、探索和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安徽省社会学会秘书处:周艳 王文燕 司海云